“神童”不可复制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09-08-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陈宝泉

  高校招生接近尾声,开学临近。这一周有关“神童”上大学的新闻多了起来。香港一个11岁幼童开始攻读数学硕士的课程;内地一个12岁孩子考上名牌大学,外公外婆准备陪读。早慧、超常儿童读大学在我国其实已不是什么新闻,对孩子成长的利弊,媒体也有过不少讨论。但是,相当多的家长依然对如何培养造就“神童”充满浓厚兴趣。

  儿童早慧现象并不少见。所谓“神童”,就是孩子在某一方面的敏感在适当的时候被激发,达到痴迷的程度。而有些孩子的敏感领域恰恰发生在读写算方面,与课程、考试重合,于是,便被家长、学校创造条件刻意放大,形成在某些领域智力超常的现象。

  家有“神童”确实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但是就人的成长所需而言,读书、智育并非全部。生活能力、适应能力、与人沟通及合作的能力、是非判断能力以及意志、包容等非智力素质的养成、健全人格的培养往往更重要。就是智育也要求全面均衡发展,有所偏重往往是以有所缺失为代价的。因此“神童”的成长还面临着不同常人的特殊挑战。

  我国大学举办少年班从恢复高考开始已有30多年的历史。历届少年班毕业生多数成功,但也不乏失败者。一些孩子过早地离开儿童的成长环境,却迟迟不能融入青年群体;还有的孩子智力发育超常,而心理、自我控制力的发育却比常人迟滞,在进入更高的攻读阶段时败下阵来。“神童”不可复制。美国18岁取得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的诺伯特·威纳曾以自己的经历向社会呼吁,过分渲染“神童”是不对的,社会不需要“神童”。

  值得注意的是,“神童”的家长们对子女成长的态度也不一样。上述香港那位早慧少年的父亲还时时自问,是不是自己的主张影响了孩子的兴趣。而从央视已做过的一期节目看,一个被迫中断读博的早慧青年,其经历就有着母亲偏执功利诉求的影子。这个孩子小的时候确实天资过人,妈妈就竭尽全力创造条件来培养他。孩子十二三岁读高三了,妈妈还天天下班赶去喂饭。孩子13岁考上大学,学校特地腾出一套房子给母子居住,更使得这种过度的照顾得以延续。等到读博阶段,这个孩子必须离开母亲了,但他由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知识结构偏狭不适应科研,只好退学回家。母子关系还一度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无论是从家庭还是孩子的成长来说,这不啻是一个悲剧。

  上周部分媒体上刊登的内容有很多属于功利教育的“交流”,如一个做父亲的谈自己如何作出牺牲全神贯注栽培孩子。这让人想起某个少年得金牌了,某个青年一夜成名了,于是就有媒体蜂拥而至,来挖掘当年爹妈如何孤注一掷,放弃自己的人生目标,甚至变卖家产来培养孩子。但是鲜有负责的记者去调查一下,有多少采取这种剑走偏锋的方式而最终孩子没有成功的例子?从统计科学规律看,过五关斩六将登上金字塔顶尖的毕竟少而又少。以偏概全的宣传无疑会对当今社会愈演愈烈的功利教育起到火上浇油的作用。

  从我国家庭教育的总体情况看,笔者认为倒是应该提倡“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生活”,子女不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为人父母者,尤其是做母亲的切不可在盛年时就放弃自身的发展,一门心思去“折腾”孩子。其实,父母健全的人格、事业上的成功、生活上的美满,对子女的健康成长带来的影响更为重要。希望我们的家长,不要从青壮年开始就放弃自己的人生目标,对子女施以功利教育,过度替代、过度保护,给子女的健康成长帮倒忙。